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政务 /
英文域名:sthjj.ordos.gov.cn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登录/注册 微博 微信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通稿

发布日期:2025-04-18 09:25 来源: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保存 分享到:
 
  王冠宇(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对媒体长期以来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通报2025年一季度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二是通报鄂尔多斯市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三是通报鄂尔多斯市优化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甘迪玛通报2025年一季度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

甘迪玛:2025年组织实施942项年度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计划,现已开工877项,开工率93.10%,完工139项,完工率14.76%。1-2月,鄂尔多斯市优良天数56天,优良率94.9%;PM2.5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2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除本底值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蓝天保卫战方面。2025年下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184项,目前已开工163项,完工16项。完成5个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项目,1个粉状物料堆场全封闭治理项目,3个道路扬尘污染防治项目,3个工业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项目,1个燃煤锅炉管理减排项目,实现3个清洁取暖改造项目验收。印发《2025年度棋盘井蒙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清单》,安排部署99项攻坚任务。碧水保卫战方面。2025年下达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112项,目前已开工107项,完工86项。按要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并定期公开。我市113个入河排污口纳入整治范畴,现已全部完成整治,并组织旗区开展“回头看”工作,巩固排查整治成效。对全市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净土保卫战方面。2025年下达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115项,目前已全部开工。有序推进24个建制村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牧区污水处理设施季度巡检及黑臭水体排查。已完成准格尔旗正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土壤污染阶段性修复工作。严格落实《鄂尔多斯市地下水国控考核点环境管理办法》管理要求,加强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保护管理,确保考核点水质不下降。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面。2025年下达督察整改工作计划63项,开工63项,完工4项。目前,42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1项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均在按时序推进整改。自治区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信访案件已完成4项,剩余16项正在积极办理中。精准画像问题整改方面。2025年下达104项问题,目前已完成31项,其余73项均提出了工作任务落实措施,按时序推进。

王冠宇: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朱鹏羽通报鄂尔多斯市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

朱鹏羽:为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科通过推行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重大项目审批帮办、智慧平台联审等多项举措,有效破解企业“多头跑、多次跑”难题,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推行开展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试点工作,对生产工艺相对单一、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周期短的12类建设项目,企业可同步进行环评和排污许可申请,只需跑一次即可完成两项审批,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助力重大项目环评手续办理,首先是为重大项目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将问题解决在报送受理前端,组织开展“审批上门服务”行动,采取“现场办公+靶向指导”模式,深入项目现场,解答环评编制、手续办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帮扶指导。其次是组织旗区审批业务骨干,成立审批集中联动审批组,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进度表,通过集中研判、政策解读,结合实际案例抓住关键环节,提升旗区审批部门全流程帮办能力。

三是借助智能化手段,开发智慧化应用平台,充分发挥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作用。自我局启用“排污许可大数据智慧平台”以来,相比以往审批效率提升约70%,企业填报准确率提升了约40%,重点问题率下降了约40%,极大地提高了审核、整改效率,同时减轻了企业填报负担和基层审核压力。

我局将继续用好“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和“排污许可大数据智慧平台”,进一步依靠智慧数据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通过线上流转,同步公示评审,节约审批时间,实现全流程“网上办”,切实让企业少跑路。

王冠宇:下面请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总工程师王龙通报鄂尔多斯市优化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王龙: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把助企纾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监管方式,建立“1+4”清单制度(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让“暖城”生态环境执法更有温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正面清单”,助企“松绑减负”。鄂尔多斯市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深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组织实施。对纳入正面清单内企业,依法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发挥正面激励作用。同时,优化执法方式,减少执法频次,推进差异化监管模式,实施“非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督执法方式,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平台等方式大力推行“非现场”检查,对于发现的污染问题,第一次提醒改正,第二次予以警告,第三次立案查处,累计发现环境问题5714个,经提醒后整改4055个,警告后整改804个,大量轻微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整改,充分给予了企业“容错纠错”的机会,进一步优化了全市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实施“四张清单”,助企绿色发展。鄂尔多斯市在严守生态环境安全监管底线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免于行政强制事项清单),综合考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主观过错程度、管理提升瓶颈等因素,以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鼓励和引导违法行为当事人改正轻微违法行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原则,使开出的每一张“罚单”都能于法有理、于理有据,让柔性执法有“尺度”、服务企业有温度。

“1+4”清单制度实施以来,鄂尔多斯市已积极培育“正面清单”企业172家,针对正面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1045家次,办理清单内企业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案件3件,办理其他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3件,实现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和营商环境“双优化”。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进一步优化创新执法方式,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效,为服务“暖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王冠宇:以上是本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支持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谢谢,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