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的秸秆,就是指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这些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有3种方式:一是堆沤还田;二是过腹还田(将秸秆作为粗饲料,喂养牲畜后,以粪尿的形式归还农田);三是直接还田(收获之后在田间将秸秆切碎后直接翻压到土中还田)。
从农业现代化的趋势看,目前将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多。原因是无论夏收还是秋收,农时繁忙、劳力紧缺,堆沤做肥料后还田太麻烦。在机械耕作条件下,农民可选择将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氮磷钾养分也不可忽略,如果年年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供应可观的磷钾养分,而且对于农田微量元素的供应也有积少成多的效果。这些养分如果靠买化肥供应,农业投入会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我国的钾肥资源相对短缺。如果抓紧秸秆还田,可以适当缓解粮食生产和农田对化学钾肥的依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另外,农民在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时需要注意补加速效氮肥,要有足够马力的机械条件将秸秆切碎,秸秆长度不要超过10-15厘米,耕翻入土后,要覆土盖严、镇压保墒;一次还田的秸秆数量要适中,以风干物计算,一般每亩约500公斤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00公斤/亩;还要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还田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既对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也有益于环境保护。
(作者:曹一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人民日报》2008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