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政务 /
英文域名:sthjj.ordos.gov.cn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登录/注册 微博 微信

围 墙

发布日期:2008-03-12 10:50 来源: 林培英 《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保存 分享到:
资料1 :综观地球上的城市,中国城市的一大特点就是围墙。我国建造围墙的历史久远,不仅有用于守卫国家边疆的围墙,如秦长城~明长城,而且也有用于城市防卫的城墙,如西安城墙、南京城墙等,还有个人用于安全舒适,审美享受的深宅高墙,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和山西乔家大院的院墙。

在古时候,虽然世界各国大多都有用于守卫城市国家的城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对多数都成为了历史文化的遗迹,可是这种围墙却仍为现代中国所保持延续,似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共单位(不计私宅〕的围墙总共长达500多万公里,为万里长城的1000多倍;总占地1100平方公里,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地共达3350平方公里,为五个新加坡共和国的面积。

思考:现代你周围有哪些单位个人修墙?建筑地点在哪?

资料2 北京的围墙

据北京市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照片,可以测算出北京市所有围墙所占土地的面积。从故宫高大雄伟的围墙到北京小四合院的院墙,数量不下几万条,而且院内有院,墙内有墙。统计起来,仅北京市围墙所占土地面积就有4000万平方米,比市区内主要交通要道占地面积还要大得多。

资料3 围墙是否能防盗

人们建造围墙,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防盗或其它安全目的。修围墙用于防盗和防人破坏,本来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单位的院墙有门而无人看守或有人而不管事,特别是现代科技发达,围墙的防盗作用已大大降。在国外,从美国的白宫到苏联的克里姆林宫都没有围墙。一般县团级单位根本用不着围墙,一些人民的权力机关也不需要设置围墙.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国土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研究》1988年)

资料4 修围墙的心理因素

人们喜欢建造围墙,还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不知你是否在高大的围墙外面或里面走过。如果走过的话,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尤其是很高的砖墙〕?你能体会当初人们建造围墙的心理吗?围墙真正起到这样的作用了吗?

中国人五千年造墙至今,有一种有围墙才觉得安全的心理 。那种心理多是一种封闭式的心理状态。现代化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古城堡式的。举个例子,你看到过商店建造围墙吗?你看到过现代化的大饭店修建围墙吗?为什么?体现开放的现代气息的例子还有:我国的湖南大学没有围墙,公共汽车从校园通过;另举一个国外的例子,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为了对周围社区居民在建校时给予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决定不修筑围墙,社区与大学连为一体,校方和居民共同把当地环境建设得十分优美。

思考:假如无围墙后,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随便进入别人的“领地”吗?

资料5 建筑围墙的经济账

建筑围墙使用了大量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就北京的围墙占地和用料来说,只要再添加一些其它建筑材料,就可以提供几十万人平均8平方米的住宅,可见围墙损失浪费极大。有人认为围墙的防盗作用远远小于占有土地的损失。无围墙,可节约1~10%的建筑用地。

近些年,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围墙用料的资源浪费现象,并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北京市建委等单位于1997年上半年联合发出通知,重申在围墙建筑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而改用新型墙体材料,如空心砖。为什么?实心粘土砖的生产消耗的能源很多,而且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空心砖的生产则有节能、节地、利废等特点。

目前,北京、天津、南京、合肥、杭州、福州等地正大力推广以植物隔离带来代替现有的砖墙、水泥墙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福建省制定了“把森林引向城市,把园林引向街道”的园林绿化方针,市区沿街单位的封闭式围墙基本上都改造成为开放式栅栏、绿篱、透视花墙等,使街道与庭院风景溶为一体。

资料6 国外的绿色隔离物

砖围墙有许多弊病,人们又希望房子周围有些具有分隔功能的景物。下面是国外围墙的介绍:

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围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设一个岗亭一名警卫外,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围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各国使馆引进本国花木,精心编织绿篱,让游人如游列国植物园。单门独户的两层住宅,由政府免费提供苗木,以蔷薇、仙人掌、珊瑚树、梨树等形成隔离带,院内种花铺草,成为一个个小花园。主街两侧三排行道树如仪仗队迎宾,街巷不见裸露的土地。市民出门几步,最多800米就有一个公园。市中心人工湖滨400公顷绿地上,种植国内外5.5万种树木和奇花异草。全市人均拥有绿地70.5平方米,市民平均寿命接近80大关.

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悉尼、墨尔本,亦与首都相同,让绿墙加入绿化队伍。墨尔本的公园与街道相连,没有任何遮拦。悉尼的大单位多以樟树、法国梧桐屏蔽,长绿树和落叶树适当搭配收夏荫冬照之功;别墅区以矮乔木和灌丛为篱,以不遮挡建筑为准。

新加坡:登上最高点斯坦福酒店远眺近望,找不到围墙这样的建筑。641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国,297万国民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之中。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共赏,可予减交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化地应占65%,建筑地只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杆柱都攀上藤蔓和三角梅。

巴西:诸大城市的楼房长见绿色荡漾、青草飘忽的墙壁,而不见沉闷单调的围墙。原来外墙使用一种特制的“生物砖”,砖内空心而充填土壤肥料,定植草籽成活后运到工地垒砌,随后青草满墙蔓延,形成绿色屏障。墙面平时适当浇喷,常年碧绿,隔热隔音,吸收二氧化碳,净化了居住区的空气。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100平方米,居世界第一。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图不得施工,空地有裸土不予验收。因此,房屋落成之日,草坪、花园、绿篱亦已出现。每十座左右公寓楼组成一个居住小区,它由一个大绿带环绕,其中包括四季长青的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起了过滤空气、阻遏噪音的作用。1960年才建立的新都,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乃因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在。成为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1990年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又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之都”。它从战后的50万人猛增到150万人,然而人均绿地面积却由0.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市民将构筑围墙的精力用在绿化之上,营造了重重绿墙。

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人口暴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一开始就颁布取缔围墙令,确定新都为开放型的城市。1985年,市长下令拆除十多个单位擅自修建的围墙。今日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处处绿树成荫,视野开阔,有的是万紫千红的花墙、树墙、藤萝墙。

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选用龙牙树为围墙。这是一种矮胖的仙人掌属植物,有强大的再生力,寿命数百年,茎杆膨大,花叶丛密,果实累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割去它的顶部抑制上长,使其底部越来越胖,终至成为甚少空隙的“实墙”,结实而美观。全城公宅私院多由这种绿墙包围起来,挡了风沙,又成为产权的分界线。

美国首都华盛顿:近年流行绿墙绿门,砌墙垒门的材料是填满泥土的塑料砖。砖的孔洞向外,内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弯曲向上吸收阳光,怒放各色花朵,结出向日葵、辣椒、垂挂丝瓜、葫芦,一墙蔬菜,满门鲜花。凡是构筑绿墙和绿门的服务单位,来客特多,生意格外兴隆。

资料6 树木森林的作用

1.森林对太阳辐射具有再分配的功能,当太阳辐射至林冠时,有10~25%被林冠上层反射至天空中,有35~80%被吸收即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化学能储藏于光合产物中,透如林内的光照只有10~20%。林木叶面的蒸腾作用大量消耗热能,而使林内 气温降低。据测定,夏季沥青路面温度为49℃,混凝土路面46℃,林荫下路面为32℃,林下绿荫处仅有28℃。北京市公园和林荫道的最高气温普遍低于空旷地1.6℃,日平均气温低0.6~2.4℃。冬季有林地气温比无林地高约2~6℃。因此森林是大自然的“空调机”。

2.我国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大气污染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占很大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工业区、商业区或居民生活区大气中粉尘的浓度均超过标准4~5倍。绿化植物所以能保护环境,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绿化树木对周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能起阻滞、扩散的作用;二是绿化植物通过其本身的特性和生理活动,能够吸收、稀释周围环境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植物能减轻大气中氟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污染,就是因为林地有分散和阻滞的作用。当 有害气体的气流遇到林冠后,将其一部分向上空扩散,一部分被阻滞于林前及林中;同时,植物的叶子还能吸收部分有害气体,从而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浓度,使空气净化。

绿化植物减轻粉尘污染,也是因为含尘气流经过树冠时,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被树木阻挡而降落;一部分颗粒较细的粉尘则被树木的叶子吸收, 使空气含尘量降低。由于树木能够吸滞和过滤灰尘,使空气中灰尘减少,从而也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因为空气中的细菌一般都附着在灰尘上。绿化好的地方,空气较清洁,即使是交通频繁,人群较多的地方污染也小,而绿化差的地方污染就严重。城市绿地被称为是城市的肺,对调节城市生态气候,防止污染,增加美观,减少城市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化可以保护空气, 防止尘土飞扬;有些植物可以吸附细菌或分泌杀菌物质,这些都有净化空气的良好作用.可见绿化是减轻大气细菌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森林就象“隔音墙”和“消音器”一样,具有大大减轻噪音干扰和危害的本领。据测定,噪音通过18米宽的两行桧柏和一行雪松构成的林带后,减少16分贝,公园里成片的树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凡由良好树木的树冠或绿篱构成“隔离墙”直接阻隔噪声的减噪效果好, 对在分枝点以下绿篱以上没有被树木枝叶阻隔的减噪效果就很差。结构密实的3米宽的桧柏绿篱墙的减噪效果和30米宽的白破皮松效果相同,乔木、灌木、绿篱、草坪相结合而且配置较紧凑的绿化带减噪音效果最好。

4、空气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0%,二氧化碳浓度高于2%时,人就会感到头晕、脉弱、血压升高,精神不适;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8%时,几分钟内人就会 出现缺氧症状,气急,呼吸系统麻痹,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森林是陆地上最主要的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净化工厂”。1公顷森林可供1000人呼吸之用。按此计算,年人需占有10平方米的森林,才能满足人体呼吸过程所需要氧气的补偿。但实际上,由于现代城市中工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要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正常比例,必须达到人均30~40平方米森林绿地的水平。每个居民每天要呼吸12~15升空气。由于大城市中居民年复一年地经受低浓度有害物质的危害,在大城市普遍出现了所谓文明病。如心血管系统病、癌症、哮喘和肝硬化等。特别是肺癌。据统计大城市中心儿童体内的含铅量比成人高的的得多,主要是因为儿童呼吸近地面空气和喜欢玩土造成的。无植被覆盖的地面尘土,往往是循环的污染, 不解决地面扬尘问题,市内的尘污染不能根本解决。尘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长避短

大气污染物除非生物物质外,还有多种细菌等生物污染物质。在人口稠密区,空气中 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根据统计,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有几十万个细菌,而郊区公园只有几千个。一般林区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只有闹市百货商店的1/80000。主要原因之一是森林具有杀菌作用,经试验,白皮松、柳杉的分泌物在8分钟内就能将细菌杀死。据统计,全世界的森林每年要散发出大约17500万吨芳香物质,这些物质可杀死多种大量的细菌,从而保障了人类的健康。

空气离子,尤其是负离子对人体的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它促进人体的生物氧化和新陈代谢, 增强免疫、稳定情绪、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有人将空气离子的良好作用比喻成为“空气维生素”或“空气长寿素”。树木花卉放出的芳香挥发性物质具有增加空气离子的功能。据报道,好闻的气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课本如果加上好闻的香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增强记忆。凡是有植物香气的地方致病微生物含量比其它地方少1/3。另一方面植物的分泌物对人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花香可以治疗疾病。

5、人在身心宽松时, 思维易于集中,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脑力劳动效率40%左右。美的环境可以引发灵感,瑞士日内瓦湖畔风景如画许多文学家、音乐家如拜伦、雪莱、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经在此进行过创作活动。

6、据研究,绿色植物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眼睛氧化的紫外线,反射出适合于视网膜的绿光,因此绿色对眼睛有益。试验表明,人在森林中对光的反应较在城市里敏感。日本专家研究后指出,当人的视野里绿色占25%时感觉最舒服。因此日本要求工厂或机关的环境中保持20~25%的绿地。据苏联报道,绿化好的城市,眼病的发病率约为1.08%,而绿化差的城市发病率可达22.9%。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工人体会,当眼睛感到疲劳时,多看看绿色树木或草坪,可以消除疲劳。

资料7 绿色围墙材料的选择

新建绿色围墙可以根据建墙目的选择材料。如以安全和防护为目的的植物围墙,应选择生长快、寿命长、枝叶连接、枝茎带棘刺的直立长绿树种和藤蔓品种。要想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可以在树墙外侧增加铁栅栏,或加一道铁丝网作屏障,可栽爬山虎、凌霄花、五叶地锦等攀援植物,任其游龙走凤,爬满栅栏,造就一道别具韵味的绿色围墙,为城市锦上花。矮墙、铁栅栏和角隅之处,可选种蔓性蔷薇等带刺钩的植物。各种树墙相连,可以组成一道弯弯曲曲的“绿色长廊”。营造围墙林的树种有刺楸、洋槐、刺柏、刺杉、侧柏、花楸、构树、柞木、蔷薇和一些杂灌棘刺及竹类等。

如以遮挡为目的的植物围墙,可选择枝叶稠密、生长快、寿命长的高大乔木树种,如冬青类、女贞、侧柏、刺杉、桧柏等。围墙林可以单行或双行三角形排列,大苗栽植。同时,要注重整枝修剪,使其形成上下左右枝繁叶茂、协调的植株形态,充分发挥植物围墙的防护、美观和实用效果。

活动1 测量和计算

1)测量中午日照时围墙、绿地、树下的地温、气温、干燥度,体会舒适程度。

2)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室内演示,以砖堆砌,一定体积用多少砖?

3)选择一处围墙,用皮尺丈量,求出体积,估算大概用多少可用多少块砖?烧制这些砖用多少原料(泥土〕?

4)你所在的学校或周围某些单位围墙所占面积是多少?

5)建造这些围墙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